首页|傲世皇朝注册|平台
首页|傲世皇朝注册|平台
全站搜索
 
 
新闻详情
 
当前位置
程控交换机维修范文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4-06-17 20:56    文字:【】【】【
       

  程控交换机维修范文。它是维修人员利用自身的感觉器官(如眼、耳、鼻、手等)查找故障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维修中是最常见的。它要求维修人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综合判断能力。这种用人的感觉器官对机床进行诊断的技术,称为“实用诊断技术”。

  通过目测故障电路板,仔细检查有无熔丝熔断、元器件烧坏、烟熏、开裂现象,从而可判断板内有无过流、过压、短路发生。用手摸并轻摇元器件(如电阻、电容、晶体管等)看有松动之感,以此检查一些断脚、虚焊等问题。针对故障的有关部分,用一些简单工具,如万用表、蜂鸣器等,检查各电源之间的连接线有无断路现象。若无,即可接入相应的电源,并注意有无烟、尘、噪声、焦糊味、异常发热的现象,以此发现一些较为明显的故障,并进一步缩小检查范围。

  充分利用数控系统的自诊断功能,根据 CRT 上显示的报警信息及各模块上的发光二极管等器件的指示,可判断出故障的大致起因。进一步利用系统的自诊断功能,还能显示系统与各部分之间的接口信号状态,找出故障的大致部位。它是故障诊断过程中最常用、有效的方法之一。

  数控系统的机床参数是保证机器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它们直接影响着数控机床的性能。

  参数通常存放在系统存储器中,一旦电池不足或受到外界的干扰,可能导致部分参数的丢失或变化,使机床无法正常工作。通过核对、调整参数,有时可以迅速排除故障,特别是对于机床长期不用的情况,参数丢失的现象经常发生,因此,检查和恢复机床参数是维修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另外,数控机床经过长期运行之后,由于机械运动部件磨损,电气元件性能变化等原因,也需对有关参数进行重新调整。

  所谓功能测试法是通过功能测试程序,检查机床的实际动作,判别故障的一种方法。功能测试可以将系统的功能(如:直线定位、圆弧插补、螺纹切削、固定循环、用户宏程序等),用手工编程方法,编制一个功能测试程序,并通过运行测试程序,来检查机床执行这些功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判断出故障发生的原因。对于长期不用的数控机床或是机床第一次开机不论动作是否正常,都应使用此方法进行一次检查以判断机床的运行状况。

  所谓部件交换法,就是在故障范围大致确认,并在确认外部条件完全正确的情况下,利用同样的印制电路板、模块、集成电路芯片或匹配元件替换有疑点的部分的方法。部件交换法是一种简单、易行、可靠的方法,也是维修过程中最常用的故障判别方法之一。

  交换的部件可以是系统的备件,也可以用机床上现有的同类型部件替换,通过部件交换就可以逐一排除故障可能的原因,把故障范围缩小到相应的部件上。

  必须注意的是:在备件交换之前先仔细检查、确认故障源在该板的可能性最大时,在数控系统各种电源正常,线路不短路时,将备件进行交换。若在线路中存在短路、过电压等情况时,切不可以轻易更换备件。此外,备件(或交换板)应完好,且与原板的各种设定状态一致。

  在交换CNC装置的存储器板或CPU板时,通常还要对系统进行某些特定的操作,如存储器的初始化操作等并重新设定各种参数,否则系统不能正常工作。这些操作步骤应严格按照系统的操作说明书、维修说明书进行。

  数控系统的印制电路板制造时,为了调整与维修的便利,通常都设置有检测用的测量端子。维修人员利用这些检测端子,可以测量、比较正常的印制电路板和有故障的印制电路板之间的电压或波形的差异,进而分析、判断故障原因及故障所在位置。

  通过测量比较法,有时还可以纠正他人在印制电路板上调整、设定不当而造成的“故障”。

  测量比较法使用的前提是:维修人员应了解或实际测量正确的印制电路板关键部位、易出故障部位的正常电压值、正确的波形,才能进行比较分析,而且这些数据应随时做好记录并作为资料积累。

  根据数控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从原理上分析各点的电平和参数,并利用万用表、示波器或逻辑分析仪等仪器对其进行测量、分析和比较,进而对故障进行系统检查的一种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要求维修人员有较高的水平,对整个系统或各部分电路有清楚、深入的了解才能进行。对于具体的故障,也可以通过测绘部分控制线路的方法,通过绘制原理图进行维修。

  除了以上介绍的故障检测方法外,还有插拔法、电压拉偏法、敲击法、局部升温法等,这些检查方法各有特点,维修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故障现象加以灵活应用,以便对故障进行综合分析,逐步缩小故障范围,排除故障。

  对于数控机床来说,合理的日常维护措施,可以有效的预防和降低数控机床的故障发生几率。

  首先,针对每一台机床的具体性能和加工对象制定操作规程建立工作、故障、维修档案是很重要的。包括保养内容以及功能器件和元件的保养周期。

  其次,在一般的工作车间的空气中都含有油雾、灰尘甚至金属粉末之类的污染物,一旦他们落在数控系统内的印制线路或电子器件上,很容易引起元器件之间绝缘电阻下降,甚至导致元器件及印制线路受到损坏。所以除非是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及维修,一般情况下不允许随便开启柜门,更不允许在使用过程中敞开柜门。

  另外,对数控系统的电网电压要实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超出正常的工作电压,就会造成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甚至会引起数控系统内部电子部件的损坏。所以配电系统在设备不具备自动检测保护的情况下要有专人负责监视,以及尽量的改善配电系统的稳定作业。

  当然很重要的一点是数控机床采用直流进给伺服驱动和直流主轴伺服驱动的,要注意将电刷从直流电动机中取出来,以免由于化学腐蚀作用,使换向器表面腐蚀,造成换向性能受损,致使整台电动机损坏。这是非常严重也容易引起的故障。

  数控机床故障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机械问题、数控系统的问题、传感元件的问题、驱动元件的问题、强电部分的问题、线路连接的问题等。在检修过程中,要分析故障产生的可能原因和范围,然后逐步排除,直到找出故障点,切勿盲目的乱动,否则,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使故障范围扩大。

  [1] 牛志斌.数控机床现场维修555例详解.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3.

  大同煤矿集团公司通信专网在网运行的交换设备主要是美国朗讯公司生产的5ESS-2000型交换机和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EWSD型交换机,全网担负着同煤集团生产调度和民用电话交换以及汇接专网的重任。自成立以来,不断发展壮大,现全网两种机型的在网用户共计12余万线处,分布于集团公司所属的各厂、矿、处室以及各个居民小区内。一直以来,程控交换机的远程维护是通过调制解调器(MODEM)来进行拨号连接,且只有5ESS-2000型程控交换机设备可以实现。它的优点是性能稳定,缺点是传输速率慢、维护时间长。工作极为不便,但是随着通信网络的发展和电脑系统的升级,此类维护方式已无法满足现有维护工作的需要。因此,为了适应同煤通信市场快速扩张的大趋势,保证全网稳定运行,减少运营成本,各种类型的程控交换机集中管理与多系统下远程维护技术亟待解决。

  一旦发生故障,维护人员携带便携式电脑仿真终端到下属机房,在通过电话、调制解调器、“超级终端”来连接回主机房进行维护。而EWSD交换机由于设备的设计原因,一直没有有效的远程维护方式。所以,出现故障后只能是由维护人员在现场和机房值班人员通过电话来互相传达指令,配合完成。这样就 傲世皇朝注册在时间和人力上造成很大的浪费。

  作为专网主力设备的5ESS-2000型交换机所配置的主控中心维护台MCC和TTY维护终端在命令状态页面下虽然能够全屏显示命令输出报告和交换机的各种状态信息,但在有大量报告和信息输出时,信息在屏幕上滚动过快,尽管在信息输出过程中可用Ctrl S(暂停)和Ctrl G(继续)信息输出,捕捉维护人员感兴趣的内容,但不能长时间停留且输出后的内容不能前后屏翻页,查阅起来十分不便。通过命令输出的报告虽然在下命令时可将输出内容存储到交换机硬盘的指定文件中,但如要查看文件内容还要通过维护人员专门下命令将文件内容输出到打印机打印后才可浏览,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占用交换机的硬盘资源,更不利于维护人员及时掌握情况和采取相应措施。而且专用终端没有磁盘驱动器等,不便于相关信息的输入与输出,也不能利用许多功能强大的软件工具。因此计算机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安装适当的终端软件用作交换机的仿真终端,就可以给维护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通过终端软件的翻页功能维护人员可随心所欲地查阅交换机在相当长的时段内输出的报告和状态信息,并可方便地将信息存档。 另外,还可以使用许多有用的工具软件来提高工作效率。在维护台损坏返修时还可以立即用仿真终端替代维护台使用,而不至于影响日常工作。另一方面,由于远端模块局不设维护台,远端模块由主局集中监控,因此维护人员到远端模块局处理故障时就不可避免地需要主局人员在维护台上进行配合,如果远端维护人员携带便携式电脑仿真终端直接访问交换机,维护效率将会大大提高。[1]

  在日常维护工作中局数据的修改有时是非常麻烦的。但是如果能够充分利用5ESS-2000交换机的UNIX-RTR操作平台点和它提 供的RCBLK功能,再结合计算机编辑和传递各类文本十分方便的特点批量修改数据。一切就简单多了,由于交换机的操作平台只提供

  了ED行文件编辑器。因此编辑过程比较繁琐且易出错,对此我们利用UE(UEdit)编辑软件的优势。先将RCBLK文件编辑好,然后再通过编辑软件的传递功能将这些文件传回到交换机中执行。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每日大批量不连续用户数据的处理工作量很大。如每日用户级别的修改、欠费和交费用户的停机与开放、部分新业务用户参数的修改等。如果按照常规在5ESS-2000交换机RC/V数据库中逐一修改。将要耗费维护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数据量很大。数据完成后往往不能一一核对。漏做或做错的数据很难被及时发现。从而影响服务质量。而在计算机上利用UE等编辑软件将每次要完成的用户数据编成文件。问题就可以很好地被解决了。现举例如下:四老沟矿大量用户迁往棚户区,需要将78911xx\78915xx\78919xx等用户开通长途级别。先将这些用户通过UE编辑器编辑成文件名为qy.txt的文档保存在计算机的某一位置,然后进入:

  当确认整个文件准确无误后.即可回车执行。一旦出现错误过1时,执行停止, 还可迅速将文件传回到编辑软件下修改后再传回去执行!既快捷又准确。而且还能方便地对所做的数据存档备查。

  交换机远程维护方式的改变就是如何做到将5ESS、EWSD可以在一台电脑上运行。实现依托现有宽带系统在多系统、多平台进行便携式远程维护工作。以节省人力物力上的浪费。原5ESS-2000、EWSD程控交换机都使用各自独立的维护终端,多个终端分散放置,使维护人员操作十分不便。集中管理目的是实现不同程控交换机的维护操作在同一台操作终端全部完成,并且不影响原有的独立终端。

  现有EWSD程控交换机仅有两个维护端口,不仅日常维护工作效率受到限制,更无法为其他新技术的应用提供硬件基础。通过多次试验现EWSD可以通过PAD(协议转换器)对其端口进行扩展,增加维护终端接口

  5ESS可以通过调制解调器或设备直联的方式连接至终端。由此,经过对现有的维护电脑终端进行改造,增加其串口数量。使其具备更多的接入能力,这样做到对各型交换机的集中管理。通过使用Teamviewer这个远程控制软件来实现远程控制。以下是Teamviewer的工作原理:

  要进行远程控制,首先两方电脑都必须执行TeamViewer。 运行TeamViewer 后,TeamViewer的服务器会自动分配一个ID和密码给你,ID是固定的,但密码是随机的,每次执行都会不同。左边是您的ID和密码(若是对方要主动连你,要将此告诉对方),在右边输入对方的ID (连续输入不用空格)就可以连到对方了。

  选择“远程支持”(Remote support)连线方式可以在您的电脑上显示对方的桌面,您可以控制对方的电脑就像自己在该电脑前一样。 (对方桌面右下角也会有个小小的控制视窗,可以让对方知道连线进来的人是谁,和控制「结束连线)

  TeamViewer 是功能齐全的完整版本,拥有该系列软件的全部所有功能,既可以当作服务器端供其他人进行连接,也可以当作控制端连接其它作为终端的服务器端。

  我们通过对Teamviewer的了解,发现其对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的支持,现在的大屏手机越来越多,Teamviewer适用于安卓系统、苹果系统。它的连接是通过互联网络的连接,这样即方便,又节省成本。

  利用计算机设备维护交换机时保证交换机系统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对此,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安全制度,如参与维护的计算机严禁使用盗版软件,转储数据使用专用软盘,计算机需要安装多道防火墙,为计算机和交换机的访问端口设置口令。使未经授权的人员无法打开计算机和进入交换机系统。维护用的计算机要专机专用。严禁在维护计算机上进行与工作无关的事情。这些都是交换机安全运行的有效保证,十几年来,我们应用计算机对程控交换机系统进行深层次的维护。在工作上取得了一些经验,从设备开通至今,没有发生过系统中断或大面积通信服务质量下降的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维护理念的转变和维护方式的变化。

  在实际维护过程中,多系统远程维护功能的实现更加重要。因为它既节约了成本,提高了速率,使维护更加便捷。同时为全网用户提供了更高质量的服务。

  (1) 数字程控调度机大多采用集成电路,分立元件很少,集成度高、体积小、耗电低、可

  靠性高。不但采用的器件技术先进,而且装备工艺严格;元器件装板以前已经过抽测、筛选、

  老化处理,制好的印制电路板经过单板测试、整机测试及老化处理,使得可靠性大大提高。

  在程控用户调度机的系统结构上,有的采用分散控制方式,关键部位用冗余技术,较大容量

  (2) 在数字程控调度机软件系统中,诊断程序和检测程序占相当大的比例。诊断又分为定期诊断测试和随机诊断测试两种:定期诊断可以通过人机命令,使交换设备在话务负荷清闲时,对系统作一次全面测试。例如可对外围接口电路逐个测试,并把测试结果存放在记存器中,随时可由维护人员调用查阅。而随机诊断测试在交换设备运行中的同时进行。发现故障按照其级别、类型、影响范围大小,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反映,或告警,或记存在存储器内,或启动冗余设备等。还可以随时打印交换系统对整个系统的运行、操作和故障状况,以便操作人员及时掌握系统状况。维护人员可以根据打印出的故障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必要时可通过人一机命令再对系统作追踪性主动测试,重点测试,以得到准确的判断,迅速地排除故障。

  (3) 数字程控调度机是集成电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综合密集型电子系统工程。要求维护人员应具有以上三种技术的基础知识。一、了解数字程控调度机系统结构。二、经过专业的维修培训,能熟练的运用英语和各种人一机命令的操作说明和含义。三、当然作为一个好的维护人员,除具有一定专业水平外,经验积累和交流也是十分需要的。所以在日常维护过程中,第一要对发生故障认真分析及时排除,第二要认真总结经验,并作好故障记录。

  数字程控调度机在正常运行工作时,其印刷电路板和接插件等部件是不能随便触动的。一旦出现故障要及时进行更换,以缩短故障时间。技术维护就是维护人员对数字程控调度机的硬件部分进行日常观察和定期检测数字程控调度机的地线和保安设施,使之符合要求。检查维护终端,进行软件杀毒,保护主机和软件的安全。对于数字程控调度机硬件出现故障时需根据告警信息的提示,对故障现象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再进行相关的诊断测试,对可疑部件进行检测和维修并及时更换。定期检查交换机的进出线,及时更换老化和破损线。数字程控调度机应定时进行除尘保养。

  对于数字程控调度机硬件部分的技术维护,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厂家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特别是更换电路板时,操作人员应带“防静电手镯”或手摸机架的金属外壳,待释放掉身上的静电后方可操作。对更换下来的电路板要及时装入专用的防静电塑料袋中。对于电路板的修理,一般需要有专门的检测设备方可进行,故可请厂家帮助修理,用户最好不要冒然拆卸。

  正确设置操作员操作权限,以免误操作引起系统故障。增删和修改用户数据、局向数据前数据备份,避免操作不成功能恢复原数据。定期测试软硬件功能,定时备份局、用户数据。查看各级告警信息,根据信息正确诊断并处理故障。配合厂家作好软件远程维护工作。及时对服务器,维护终端,话务台进行软件杀毒,保护主机和软件的安全。要求是最基本的,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未能落到实处,这往往是思想上的轻视,一旦发生责任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有必要给予高度重视,加强对数字程控调度机的管理和维护力度。

  (2)在处理故障时,尽量避免带电操作,开关主机电源的间隔时间应大于3分钟。

  (4)在处理故障过程中要小心、谨慎,以免在故障处理中产生新的故障和故障隐患。

  (7)退出调度机的运行进行故障维修,必须事先征得上级部门的同意,通知基层单位,同时接好临时调度电话,以确保调度电线)工作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有关规程,以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

  (9)定期检查接地体,接地体应无锈蚀现象,保证接地体完好;接地电阻应定期测试,使之满足机房要求。

  数字程控调度机系统依据国家和邮电部的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设计研制的新一代高性能专用指挥调度设备,可根据煤矿企业的组网需求,灵活选择,在同一网络中混合配置,适应企业生产通信这一特点。灵活的模块化设计使投资与性能同步增长。数字程序调度机除了具备完善的调度指挥功能外,还可以利用同步数字光纤网(SDH)将调度电话沿途下线,可充分满足企业调度通信网建设的需要。数字程控调度机系统既满足了当前企业生产调度的需要,又充分兼顾今后技术发展和调度通信信息综合化的要求。它集多个虚拟调度机、行政电话交换机、语音、数据、图像传输于一体,适用于企业生产指挥调度。

  数控机床是是将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电机控制技术、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制造与工艺技术等集中于一体的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要发挥数控机床的高效率,就应保证它的开动率,这就对数控机床提出了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数控机床的正确使用和维护维修在数控机床的使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习和掌握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维修技术已越来越引起相关企业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关注。随着数控机床的推广和使用,培养更多的掌握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的高素质人才的任务也越来越迫切。

  现代数控系统的可靠性越来越高,数控系统本身的故障率越来越低,而大部分故障的发生则是非系统本身原因引起的。由于数控机床是集机械、液压、电气为一体的机床,其故障的发生也会由这三者综合反映出来。维修人员应先由外向内逐一进行排查。尽量避免随意地启封、拆卸,否则会扩大故障,使机床丧失精度、降低性能。系统外部的故障主要是由于检测开关、液压元件、气动元件、电气执行元件、机械装置等出现问题而引起的。

  1.1 主机故障 数控机床的主机通常指组成数控机床的机械、、冷却、排屑、液压、气动与防护等部分。主机常见的故障主要有:

  主机故障主要表现为传动噪声大、加工精度差、运行阻力大、机械部件动作不进行、机械部件损坏等等。不良、液压、气动系统的管路堵塞和密封不良,是主机发生故障的常见原因。数控机床的定期维护、保养.控制和根除“三漏”现象发生是减少主机部分故障的重要措施.

  1.2 电气控制系统故障 从所使用的元器件类型上.根据通常习惯,电气控制系统故障通常分为“弱电”故障和“强电”故障两大类。

  “弱电”部分是指控制系统中以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为主的控制部分。数控机床的弱电部分包括 CNC、PLC、MDI/C RT 以及伺服驱动单元、输入输出单元等。

  “弱电”故障又有硬件故障与软件故障之分.硬件故障是指上述各部分的集成电路芯片、分立电子元件、接插件以及外部连接组件等发生的故障。软件故障是指在硬件正常情况下所出现的动作出错、数据丢失等故障,常见的有.加工程序出错,系统程序和参数的改变或丢失,计算机运算出错等。“强电”部分是指控制系统中的主回路或高压、大功率回路中的继电器、接触器、开关、熔断器、电源变压器、电动机、电磁铁、行程开关等电气元器件及其所组成的控制电路。这部分的故障虽然维修、诊断较为方便,但由于它处于高压、大电流工作状态,发生故障的几率要

  由于数控机床故障比较复杂,同时数控系统自诊断能力还不能对系统的所有部件进行测试,往往是一个报警号指示出众多的故障原因,使人难以入手。分析故障时,维修人员也不应局限于局部,而是要对机床强电、机械、液压、等方面都作详细的检查,并进行综合判断,达到确诊和最终排除故障的目的。对于数控机床发生的大多数故障,总体上说可采用下述几种方法来进行故障诊断:

  2.1 直观法这是一种最基本、最简单的方法。维修人员通过对故障发生时产生的光、声、味等异常现象的观察、检查,可将故障缩小到某一个模块,甚至一块印制电路板。但是它要求维修人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综合判断能力。

  2.2 系统自诊断法是充分利用数控系统的自诊断功能,根据 面板上显示的报警信息及各模块上的发光二极管等器件的指示,可判断出故障的大致起因。进一步利用系统的自诊断功能,还能显示系统与各部分之间的接口信号状态,找出故障的大致部位,它是故障诊断过程中最常用、有效的方法之一。

  数控系统的机床参数是保证机床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它们直接影响着数控机床的性能。参数通常存放在系统存储器中,一旦电池不足或受到外界的干扰,可能导致部分参数的丢失或变化,使机床无法正常工作。通过核对、调整参数,有时可以迅速排除故障;

  特别是对于机床长期不用的情况,参数丢失的现象经常发生,因此,检查和恢复机床参数,是维修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另外,数控机床经过长期运行之后,由于机械运动部件磨损,电气元器件性能变化等原因,也需对有关参数进行重新调整。

  2.4 功能测试法所谓功能测试法是通过功能测试程序,检查机床的实际动作,判别

  故障的一种方法。功能测试可以将系统的功能(如:直线定位,圆弧插补、螺纹切削、固定循环、用户宏程序等),用手工编程方法,编制一个功能测试程序,并通过运行测试程序,来检查机床执行这些功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判断出故障发生的原因,对于长期不用的数控机床或是机床第一次开机,不论动作是否正常,都应使用本方法进行一次检查,以判断机床的工作状况。

  所谓部件交换法,就是在故障范围大致确认,并在确认外部条件完全正确的情况下,利用同样的印制电路板、模块、集成电路芯片或元器件替换有疑点的部分的方法。部件交换法是一种简单、易行、可靠的方法,也是维修过程中最常用的故障判别方法之一。交换的部件可以是系统的备件,也可以用机床上现有的同类型部件替换。通过部件交换,就可以逐一排除故障可能的原因,把故障范围缩小到相应的部件上。

  必须注意的是:在备件交换之前,应仔细检查、确认部件的外部工作条件;在线路中存在短路、过电压等情况时,切不可以轻易更换备件。此外,备件(或交换板)应完好,且与原板的各种设定状态一致。

  如:存储器的初始化操作等,并重新设定各种参数,否则系统不能正常工作。这些操作步骤应严格按照系统的操作说明书、维修说明书进行。

  数控系统的印制电路板制造时,为了调整、维修的便利,通常都设置有检测用的测量端子。维修人员利用这些检测端子,可以测量、比较正常的印制电路板和有故障的印制电路板之间的电压或波形的差异,进而分析、判断故障原因及故障所在位置。通过测量比较法,有时还可以纠正他人在印制电路板上的调整、设定不当而造成的“故障”。测量比较法使用的前提是:维修人员应了解或实际测量正确的印制电路板关键部位、易出故障部位的正常电压值、正确的波形,才能进行比较分析,而且这些数据应随时做好记录,并作为资料积累。除了以上介绍的故障检测方法外,还有插拔法、电压拉偏法、敲击法、局部升温法等等。这些检查方法各有特点,维修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故障现象,加以灵活应用,以便对故障进行综合分析,逐步缩小故障范围,排除故障。在现场维修结束后,应认真填写维修记录,列出有关必备的备件清单,建立用户档案。对于故障时间、现象、分析诊断方法、采用排故方法,如果有遗留问题应详尽记录,这样不仅使每次故障都有据可查,而且也可以不断积累维修经验。

  数控机床故障的产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在维修时需要根据现象有理有据的分析、排除,最后达到维修的目的。切勿盲目的乱动。否则可能会导致故障更加的严重。总之,在面对数控机床故障和维修问题时,首先要防患于未燃,不能在数控机床出现问题后才去解决问题,要做好日常的维护工作和了解机床本身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故障分析:我台播出系统是由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公司设计和施工的,采用了大洋的最新播控软件,视频服务器采用了汤姆逊公司的K2服务器,使用大容量存储硬盘,实现多频道硬盘播出;采用网络架构,以光纤网和以太网传输结构,形成网络播出体系。视频服务器输出的信号是已经制作完成的成品节目,是有媒体资产管理库迁移到缓存区再回迁到视频服务器。视频服务器根据播出程序,依次播放节目。

  故障检修:根据故障现象我们发现电视墙上HD-M、HD-B显示器显示都有马赛克现象,和大屏幕PGM显示相同,说明两台主备视频服务器输出的信号都有故障。再通过总控系统,切换主备clean信号,发现也带有马赛克现象。由于这套播出系统是刚刚投入使用的,我们首先想到有可能是某个硬件设备坏了。首先检查K2服务器,发现主备服务器报警灯都是灭的,没有报警。服务器各种插头连接完好,硬盘检查也是好的。我们又仔细检查了网络交换机,交换机指示灯正常闪烁,水晶头连接完好,也没有发现故障点,维修陷入困境。我们后来转念一想两台视频服务器同时坏的可能性非常小。于是我们先重启备视频服务器,打开大洋播放软件,又在工作站上重置备服务器,然后点HDD2同步播放,此时播出信号正常,我们立刻将切换台打到备K2服务器播出。然后又重启主服务器,待主服务器播出正常以后,将切换台打到主K2服务器播出通道。

  故障到此算是修好了。但原因没有找到。我们知道视频服务器的功能是压缩编码、存储和数据处理,视频服务器设有视音频编码器、解码器、存储设备、输入输出通道等其它设备。播出服务器将需要播出的节目数据从缓存区迁移到服务器中,播出服务器经过存储、解压缩、数据处理,输出SDI信号。SDI信号接入切换台播出。如果素材有问题的,也有可能造成马赛克现象。于是我们在审看工作站上调出当天的《晚间播报》,在离结束前的3分钟左右,发现有12帧画面带有马赛克。造成了服务器无法正确的解码,所以输出的画面有马赛克,以后的节目数据由于前面的数据解码是错的,所以后面数据解码也无法纠错。我们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所在,算是圆满解决了。

  例2、故障现象:法制频道在9月某天晚上黄金时段播出过程中,PGM大屏幕显示器黑屏,无节目输出,报警器鸣叫。

  故障分析:首先讲一下播出信号的流程,播出工作站根据播出节目单控制切换台切换相应的信号,切换台输出3路信号,一路PGM信号,经视频分配器成2路PGM信号,送给两路2×1倒换器做主备信号选择使用,从倒换器输出PGM信号后送DB-4响度控制器处理成标准的SDI信号送光端机输出设备;一路Clean信号,送给总控矩阵,供总控调度使用的。一路是PVW技监信号供给电视墙监看。

  故障检修:播出切换台NV-5128mc正在播出的输出信号按键指示灯是红色,正常颜色是绿色。并且当故障出现时,只能切loop(垫片)信号,无法切其它信号源,为了不影响播出节目,我们立即将信号切换到应急通道播出,然后再查找主通道故障,由于切到应急通道信号正常。说明应急切换台是完好的,故障点应该在前面,最有可能的是主切换台出现故障。由于切换台nv-5128mc它的主机和面板是通过交换机用网线连接的。首先我们将控制面板断电后重启,故障依旧。我们跑到设备机房,打开切换台主机箱,我们发现16路SDI信号输入板卡红色报警灯点亮了。而旁边的新闻频道输入板卡红色报警灯未亮。我们将此板卡拉出后再次插入就好了,红色报警灯未亮,但轻轻敲击这块板卡,红色报警灯又亮了,故障又出现了。说明这块板卡和母板是接触不良。造成输入信号中断,切换台当然无法选择信号。我们将故障板卡返厂维修后使用正常。信号流程图如下:

  例3、故障现象:影院频道播出主备工作站报警,播出工作站显示无法连接备K2视频服务器。

  故障分析:我台播控系统采用的大洋播出工作站服务器,主备播出工作站同时连接到422倒换器,由422倒换器传输控制信号到相应设备。播出工作站根据节目单的编排,控制主备播出服务器调出相应的素材播放,同时控制主备切换台切出不同的信号源,同时控制键控器上台标和字幕、角标。当播出素材来不及上传时,可同时控制应急蓝光碟片机播放蓝光碟片。

  故障检修: 经过对播出工作站工作原理分析,认为无法连接备K2服务器,而主服务器正常播出,说明硬件连接上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将两台工作站计算机主机箱开盖检查,其中备工作站的摩萨卡出现接触不良,经更换一块新的摩萨卡后,上机使用1个多月再无出现问题。证明是此板卡故障。

  例4、故障现象:法制频道播出主切换台显示灯全部不亮,红色报警灯亮,给出的提示是:“network is error”(网络连接错误)

  故障分析:NV5128-MC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数字播出切换台与矩阵路由集成在一起的产品。NV5128-MC平台可支持四个独立的数字播出切换矩阵通道,即可以同时独立控制4个频道的播出,是一个完全集成的主控切换台,其集成的硬件控制面板提供多个主控通道的完全操作控制。它支持1080i和720p,并且提供标清系统所有的标准特性。其控制面板提供对主控台的一个或多个通道的控制,包括信号源选择,转场控制和监听。LCD按钮针对事先调整/节目源选择进行重新电子标记。同时,内置彩色LCD触摸屏提供二级系统功能访问。控制器根据逻辑组别安排,常用功能带有专用控制器。它基于多格式矩阵技术,同时支持多格式路由和多频道主控制,支持嵌入音频。

  故障检修:由于NV5128MC矩阵和控制面板是通过交换机进行数据交换来完成信号的切换。所以我们立即检查相关的网线通路。发现了一个问题,法制频道的网络连接灯显示连接正常。但数据传输灯不亮,即矩阵、控制面板、交换机上C3001、C3002。而另外两个频道的数据灯不停的闪烁,显示正常。我们将网线插头重新插紧。故障依旧。一个频道的控制面板重新启动不影响另外两个频道的播出。于是我们将法制频道的控制面板断电重启。经过几分钟的等待,控制面板显示正常,可以使用了。

  CK6150型数控车床是一种常见的通用型数控车床,应用比较广泛。但是在日常应用中,由于数控车床故障比较复杂,同时数控系统自诊断能力还不能对系统的所有部件进行测试,往往是一个报警号指示出众多的故障原因,使人难以入手。下面介绍维修人员生产实践中常用的排除故障方法。

  CK6150型数控车床故障维修通常按照:现场故障的诊断与分析、故障的测量维修排除、系统的试车这三大步进行。

  现代数控系统的可靠性越来越高,数控系统本身的故障率越来越低,而大部分故障的发生则是非系统本身原因引起的。。由于数控机床是集机械、液压、电气为一体的机床,其故障的发生也会由这三者综合反映出来。维修人员应先由外向内逐一进行排查。尽量避免随意地启封、拆卸,否则会扩大故障,使机床丧失精度、降低性能。系统外部的故障主要是由于检测开关、液压元件、气动元件、电气执行元件、机械装置等出现问题而引起的。

  一般来说,机械故障较易发觉,而数控系统及电气故障的诊断难度较大。在故障检修之前,首先注意排除机械性的故障。

  先在车床断电的静止状态,通过了解、观察、测试、分析,确认通电后不会造成故障扩大、发生事故后,方可给机床通电。在运行状态下,进行动态的观察、检验和测试,查找故障。。而对通电后会发生破坏性故障的,必须先排除危险后,方可通电。

  当出现多种故障互相交织,一时无从下手时,应先解决容易的问题,后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往往简单问题解决后,难度大的问题也可能变得容易。

  一般情况下,由于瞬时故障引起的系统报警,可用硬件复位或开关系统电源依次来清除故障。若系统工作存贮区由于掉电、拨插线路板或电池欠压造成混乱,则必须对系统进行初始化清除,清除前应注意作好数据拷贝记录,若初始化后故障仍无法排除,则进行硬件诊断。

  例:数控车床当按下自动运行键,微机拒不执行加工程序,也不显示故障自检提示,显示屏幕处于复位状态(只显示菜单)。有时手动、编辑功能正常,检查用户程序、各种参数完全正确;有时因记忆电池失效,更换记忆电池等,系统显示某一方向尺寸超量或各方向的尺寸都超最(显示尺寸超过机床实斤能加工的最大尺寸或超过系统能够认可的最大尺寸)。排除方法:采用初始化复位法使系统清零复位(一般要用特殊组合健或密码)。

  数控系统已具备了较强的自诊断功能,并能随时监视数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工作状态。利用自诊断功能,能显示出系统与主机之间的接口信息的状态,从而判断出故障发生在机械部分还是数控部分,并显示出故障的大体部位(故障代码)。

  a.硬件报警指示:是指包括数控系统、伺服系统在内的各电气装置上的各种状态和故障指示灯,结合指示灯状态和相应的功能说明便可获知指示内容及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

  b.软件报警指示:系统软件、PLC程序与加工程序中的故障通常都设有报警显示,依据显示的报警号对照相应的诊断说明手册便可获知可能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功能程序测试法是将数控系统的G、M、S、T、F功能用编程法编成一个功能试验程序,并存储在相应的介质上,如纸带和磁带等。在故障诊断时运行这个程序,可快速判定故障发生的可能起因。

  用好的备件替换诊断出坏的线路板,即在分析出故障大致起因的情况下,维修人员可以利用备用的印刷电路板、集成电路芯片或元器件替换有疑点的部分,从而把故障范围缩小到印刷线路板或芯片一级。并做相应的初始化起动,使机床迅速投入正常运转。。

  对于现代数控的维修,越来越多的情况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诊断,然后用备件替换损坏模块,使系统正常工作。尽最大可能缩短故障停机时间,使用这种方法在操作时注意一定要在停电状态下进行,还要仔细检查线路板的版本、型号、各种标记、跨接是否相同,若不一致则不能更换。拆线时应做好标志和记录。

  当发现故障板或者个能确定是否是故障板而又没有备件的情况下,可以将系统中相同或相兼容的两个板互换检查,例如两个坐标的指令板或伺服板的交换,从中判断故障板或故障部位。这种交叉换位法应特别注意,不仅要硬件接线的正确交换,还要将一系列相应的参数交换,否则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产生新的故障造成思维混乱,一定要事先考虑周全,设计好软、硬件交换方案,准确无误再行交换检查。

  例:数控车床出现X向进给正常,Z向进给出现振动、噪音大、精度差,采用手动和手摇脉冲进给时也如此。观察各驱动板指示灯亮度及其变化基本正常,疑是Z轴步进电动机及其引线开路或Z轴机械故障。遂将Z轴电机引线换到X轴电机上,X轴电机运行正常,说明Z轴电动机引线正常;又将X轴电机引线换到Z轴电机上,故障依旧;可以断定是Z轴电动机故障或Z轴机械故障。测量电动机引线,发现一相开路。修复步进电动机,故障排除。

  系统参数是确定系统功能的依据,参数设定错误就可能造成系统的故障或某功能无效。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核对系统参数,参数一般存放在磁泡存储器或存放在需由电池保持的 CMOS RAM中,一旦电池电量不足或由于外界的干扰等因素,使个别参数丢失或变化,发生混乱,使机床无法正常工作。此时,可通过核对、修正参数,将故障排除。

  例:数控车床数控刀架换对突然出现故障,系统无法自动运行,在手动换刀时,总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再次换刀。遂对刀补等参数进行检查,发现一个手册上没有说明的参数P20变为20,经查有关资料P20是刀架换刀时间参数,将其清零,故障排除。

  根据数控系统的组成原理,可从逻辑上分析各点的逻辑电平和特性参数,如电压值和波形,使用仪器仪表进行测量、分析、比较,从而确定故障部位。

  除以上常用的故障检测方法之外,还可以采用拔插板法、电压拉偏法、开环检测法等。总之,根据不同的故障现象,可以同时选用几个方法灵活应用、综合分析,才能逐步缩小故障范围,较快地排除故障。

  将机床锁住,用编制的程序进行空运转试验,验证程序的正确性,然后放开机床,分别将进给倍率开关、快速超凋开关、主轴速度超调开关进行多种变化,使车床在上述各开关的多种变化的情况下进行充分地运行,后将各超调开关置于100%处,使车床充分运行,观察整机的工作情况是否正常。

  夹装好工件按正常程序进行加工,加工后检查工件的加工精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在现场维修结束后,应认真填写维修记录,列出有关必备的备件清单,建立用户档案。对于故障时间、现象、分析诊断方法、采用排故方法,如果有遗留问题应详尽记录,这样不仅使每次故障都有据可查,而且也可以不断积累维修经验。

  [1]王侃夫.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及维护〔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维修人员通过故障发生时的各种光、声、味等异常现象的观察,认真察看系统的各个部分,将故障范围缩小到一个模块或一块印刷线 :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突然出现停机。打开数控柜检查发现y轴电机主电路保险管烧坏,经仔细观察,检查与y轴有关的部件,最后发现y轴电机动力线外皮被硬物划伤,损伤处碰到机床外壳上,造成短路烧断保险,更换y轴电机动力线后,故障消除,机床恢复正常。

  数控系统的自诊断功能,已经成为衡量数控系统性能特性的重要指标,数控系统的自诊断功能随时监视数控系统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生异常情况,立即在crt上显示报警信息或用发光二极管指示故障的大致起因,这是维修中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crt的显示表明rom测试通过,ram测试未能通过。测试未能通过,不一定是ram故障,可能是ram中参数丢失或电池接触不良一起的参数丢失,经检查故障原因是由于更换电池后电池接触不良,所以一开机就出现上述故障现象。

  功能程序测试法就是将数控系统的常用功能和特殊功能用手工编程或自动编程的方法,编制成一个功能测试程序,送入数控系统,然后让数控系统运行这个测试程序,借以检查机床执行这些功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判断出故障发生的可能原因。

  例 3 :采用fanuc 6m系统的一台数控铣床,在对工件进行曲线加工时出现爬行现象,用自编的功能测试程序,机床能顺利运行完成各种预定动作,说明机床数控系统工作正常,于是对所用曲线加工程序进行检查,发现在编程时采用了g61指令,即每加工一段就要进行 1次到未停止检查,从而使机床出现爬行现象,将g61指令改用g64(连续切削方式 )指令代替之后,爬行现象就消除了

  所谓交换法就是在分析出故障大致起因的情况下,利用备用的印刷线路板、模板、集成电路芯片或元件替换有疑点的部分,从而把故障范围缩小到印刷线路板或芯片一级。

  例 4:th63 50加工中心旋转工作台抬起后旋转不止,且无减速,无任何报警信号出现。对这种故障,可能是由于旋转工件台的简易位控器故障造成的,为进一步证实故障部位,考虑到该加工中心的刀库的简易位控器与转台的基本一样。于是采用交换法进行检查,交换刀库与转台的位控器后,并按转台位控器的设定对刀库位控器进行了重新设定,交换后,刀库则出现旋转不止,而转台运行正常,证实了故障确实出在转台的位控器上。

  根据cnc组成原理,从逻辑上分析各点的逻辑电平和特征参数,从系统各部件的工作原理着手进行分析和判断,确定故障部位的维修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要求维修人员对整个系统或每个部件的工作原理都有清楚的、较深的了解,才可能对故障部位进行定位。

  例 5:pne71 0数控车床出现y轴进给失控,无论是点动或是程序进给,导轨一旦移动起来就不能停下来,直到按下紧急停止为止。

  根据数控系统位置控制的基本原理,可以确定故障出在x轴的位置环上,并很可能是位置反馈信号丢失,这样,一旦数控装置给出进给量的指令位置,反馈的实际位置始终为零,位置误差始终不能消除,导致机床进给的失控,拆下位置测量装置脉冲编码器进行检查,发现编码器里灯丝已断,导致无反馈输入信号,更换y轴编码器后,故障排除。

  数控系统发现故障时应及时核对系统参数,系统参数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机床的性能,甚至使机床不能正常工作,出现故障,参数通常存放在磁泡存储器或由电池保持的cmosram中,一旦外界干扰或电池电压不足,会使系统参数丢失或发生变化而引起混乱现象,通过核对,修正参数,就能排除故障。

  例 6:g1 8cp4数控磨床,数控系统是fanuc1 1m系统,故障现象使机床不能工作,crt显示器无任何报警信息。

  检查机床各部分,发现cnc装置及cnc与各接口的连接单元都是好的,最后分析是由于外部干扰引起磁泡存储器内存储数据混乱而造成的,因此,对磁泡存储器存储内容进行了全部清除,重新按手册送入数控系统各种参数后,数控机床即恢复正常。除了上面介绍的几种检查方法外,还有测量比较法、敲击法、局部升温法,电压拉编法及开环检测法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维修时应根据故障现象,常常同时采用几种方法,灵活运用,对故障进行综合分析逐步缩小故障范围,以达到排除故障的目的。

  数控机床是机电一体化在机械加工中的典型产品,它将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电机、检测、计算机、机床、液压、气动和加工工艺等技术集中于一体,具有高效率、高效益和高适应性的特点。要发挥数控机床的高效益,就要保证它的开动率,这就对数控机床提出了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对于数控机床一方面要加强日常维护,另一方面当出现故障后,要尽快诊断出故障的原因并加以修复。数控机床的故障主要是电气系统的故障。

  数控机床的电气系统既包括以电器元件、电力电子功率器件、电机等组成的强电电路,也包括以半导体器件、电子元件等组成的弱电电路。为了保证数控机床长时间稳定运行,要求数控机床的电气控制系统要具有: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和安全性高、使用维护方便的特点。

  (1)电气系统故障率高。(2)外界环境的变化容易导致电气系统故障。(3)操作人员的误操作导致电气系统故障。(4)电器元件、线路老化导致电气系统故障。(5)受电器元件使用寿命的影响。

  这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就是利用感觉器官,注意发生故障时的各种现象。一般通过“问、看、听、触、嗅”等方式进行诊断。

  ①问:询问机床故障发生的经过,弄清楚故障是突发的还是渐发的。一般操作者熟知机床的性能,故障发生时又在现场,所提供的情况对故障分析很有帮助。②看:总体查看机床各部分工作状态是否处于正常状态(例如各坐标轴位置、主轴状态、刀库、机械手位置等),各电控装置(如数控系统、温控装置、装置等)有无报警指示,局部查看有无保险烧煅,元器件烧焦、开裂、电线电缆脱落,各操作元件位置正确与否等等。③听:一般机床正常时,其声响具有一定的音律和节奏,并保持持续的稳定。通过机床运行的声音判断可能的故障隐患。④触:在机床断电的情况下,触摸各主要电路板的安装是否正确、各插头座的插接是否牢固、各信号线的联接是否正确可靠,以此来寻找可能出现故障的原因。⑤嗅:有时机床出现短路等故障时就会伴有导线或原件的烧灼,通过焦糊味的位置即可判断故障点。

  使用万用表,对机床上的交、直流电源电压,将测量结果与标准信号对比,从中找寻可能的故障原因;用示波器观察相关的信号的波形、幅值、相位频率等来判断信号的正确性;用PLC编程器查找PLC程序中的故障、以及程序运行是I/O点的状态等。

  ①报警指示灯指示:数控机床在数控系统、伺服系统等各电子、电器装置上都设有故障指示灯,观察这些指示灯状态和相应的功能说明便可获知指示内容及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②报警信息指示:数控机床具有很强的自诊断功能,一旦机床出现故障在CRT上就会有对应的报警信息,查阅数控机床的诊断手册便可获知可能的故障原因及故障排除方法。

  目前的数控机床多使用内装性PLC。在CNC与PLC的接口处经常会出现故障。这些故障一般是由于接口信号错误或丢失造成的,他们有的可以通过故障报警指示灯显示,有的可以在CRT显示,而所有的接口信号都可以用PLC编程器查找。

  为适应不同机床、不同工作状态的要求,数控系统及其电路都设置许多可修改的参数,这些参数不仅能使各电气系统与具体机床相匹配,而且更是使机床各项功能达到最佳化所必需的。任何参数的变化、甚至丢失都是会导致机床故障。随着机床的长期运行所引起的机械或电气性能的变化,必须重新调整相关的参数。

  利用备用电路板、模块、集成电路块替换有疑点的部位,是一种快速而简单排除故障的方法。有时若无备板,可借用同型号系统上的电路板来试验。备板置换前,应检查有关部分电路,以免由于短路造成好板损坏。还应检查实验板上的选择开关和跨接线是否与原版一致。有些还应该注意板上电位器的调整。

  当发现故障板或者不能确定是否故障板而又没有备件的情况下,可以将系统中相同或相兼容的两个板互换检查,例如两个坐标的指令板或伺服板的交换从中判断故障板或故障部位。这种交换法应特别注意,不仅硬件接线的正确交换,还要将一系列相应的参数交换,否则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产生新的故障造成思维的混乱,一定要事先考虑周全,设计好软、硬件交换方案,准确无误再行交换检查。

  当今的数控系统已进入PC基、开放化的发展阶段,其中软件含量越来越丰富,有系统软件、机床制造者软件、甚至还有使用者自己的软件,由于软件逻辑的设计中不可避免的一些问题,会使得有些故障状态无从分析,例如死机现象。对于这种故障现象则可以采取特殊手段来处理,比如整机断电,稍作停顿后再开机,有时则可能将故障消除。维修人员可以在自己的长期实践中摸索其规律或者其他有效的方法。

  数控系统种类繁多,故障千变万化,维修方法也不尽相同,有时单纯的某一种维修方法难以查找到故障点,我们在维修时可以多种维修方法综合使用,以便更快、更好的查找到故障点,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相关推荐
  • 惊!某学校机房交换机配置竟然这么牛?
  • 程控交换机维修范文
  • 金融数据中心布线运维管理解决方案
  • 8口电话交换机、小型程控交换机、家庭电话模块使用说明书
  • 程控交换机接线方法
  • 华泰证券:关注物流、机械、计算机、农业等板块
  • 华为数通hcip认证(华为认证hcie通过率)(重点内容)
  • 程控电话交换机接线系列安装连接示意图解
  • 小米万兆交换机发布:双万兆网口 首发299元
  • 我院学子通过华为数通HCIE认证
  • 脚注信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