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傲世皇朝注册|平台
首页|傲世皇朝注册|平台
全站搜索
 
 
新闻详情
 
当前位置
利澳娱乐-利澳注册-登录网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3-12-25 17:15    文字:【】【】【
       

  利澳娱乐-利澳注册-登录网千里思念一“信”牵的时代一去不复返;BP机、“大哥大”等一批代表“身份”的物件风靡一时;接线员、寻呼机话务员等当时的“新兴”职业,迅速出现后又逐渐消失;“一机在手、天下我有”成了当下主流。回顾历史的长河,通讯方式的变迁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书信、电报、固定电话、移动手机,每一种通讯媒介都留下了特有的时代烙印,通讯方式的变迁折射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日,南充市电信局退休老人黄兴荣,现年72岁的老邮政人陈正海,老邮电人陈长会深情回顾了这段永不忘却的历史。

  “江水三千里,书信十五行。”自古以来,书信便是人们最传统的交流方式,它满载相思,向相隔千山万水的亲人、爱人分享无数喜悦,因而显得特别弥足珍贵。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书信是南充人最常用的联系方式。一纸素笺写满相思,跨越千山,走过万水,将思念传递。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电报字如金,如今网速飞快,距离再远也可近在咫尺……现年72岁的陈正海是一名老邮政人,浸润邮电行业30多年,见证并亲身体会了通讯方式的变迁。

  “我当了10多年的投递员,每天负责分拣信件、报刊之类的,并将这些信件和刊物按时投送到目的地。”忆及过去,陈正海侃侃而谈:1962年进入邮电局工作以后,他被分到苍溪县城关镇做投递员。每天的任务就是步行去派送信件和报刊,每条邮路最多的时候有五、六十封信,最少也有二、三十封。

  “无论严寒还是酷暑,刮风还是下雨,每天早上7点多,县里邮车将信件送到邮电支局后,我和另一个同事就赶紧分拣,一般8点左右开始投递。”陈正海告诉记者,那时候乡下的路几乎是山路,每天步行去送信送报,天晴回来一身灰,下雨回来一身泥是常态,但是看到别人收信后高兴的样子,心里的苦与累瞬间化为乌有。

  “千里思念一‘信’牵。”陈正海说,那个年代,大家的通讯方式就是书信,速度慢,传递的时间长,最少都要20天。如果有紧急的事情,也可以发电报,那时候各个邮电局都配了专职的电报员,但是电报费用较高。

  现年67岁的黄兴荣老人正是陈正海口中的专职电报员。“我1968年去吉林部队参军,当时与家人联系完全依靠书信,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往老家寄信,告诉家人在部队的近况,问候家人的情况。”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对于黄兴荣而言,书信是缓解乡愁又饱含亲情的家书,承载着他对家乡及亲人浓浓的思念。

  1971年,从部队退伍回到家乡的黄兴荣进入南充电信局工作,担任报务员,主要负责无线年,他才离开这个岗位。

  “以前,邮政和电信是合在一起的,我参加工作刚好就赶上邮政和电信分开营运。”黄兴荣回忆到,当时他负责无线电报,几乎不对外营业,因为费用太高,一般人也承受不起。

  “电报字如金。”黄兴荣说,当年,他工资才37.5元每月,发电报以字数计费,7分钱一个字,每份以10个计费字数起算,不足10字作10字算,发一封电报几元到十几元不等,特急、加急电报每字还要加倍计算。“非紧急情况,一般不会有人发电报。”黄兴荣表示,而且发电报需要线路和微波,发个电报或者打个电话往往需要中转几十个站,才能到达。有时线路损坏或者遇雷雨天气根本就无法使用。

  “现在的社会发展太快了,QQ、微信、微博等通信工具都太方便了,写信这一古老而充满仪式感的交流方式已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我相信,这真情流露的方寸之地,带给人们的情感共鸣永远不会消失。”黄兴荣坦言。

  随着社会发展,传统的书信时间长,速度慢,电报字如金已经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上世纪70年代中期,电话逐渐成为沟通交流的新潮流。接线员、寻呼机话务员等当时的“新兴”职业迅速兴起。1979年,22岁的陈长会结束知青生涯,进入岳池县邮电局(注:那时岳池县归南充管辖)担任话务员。这个已经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的职业,在当时可是一个“香饽饽”。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南充用的都是磁石交换机,磁石电话并不像自动电话那样直接拨号就能打通,而是要打到邮电局的总机,再由话务员转接,才能和对方通话,打电话时都要通过‘摇把子’才能联通。我当时就在做话务员。”陈长会坦言,做话务员期间最大的感受就是忙和累,还要“受得气”,每天平均要接几百通电话,忙得吃饭像打仗,上厕所都要带小跑,当年她还因为喂小孩奶水错过了几通电话,遭到局里的处罚。“当时电话通信质量也不好,有时候会出现断线或者串线的情况,所以一通电话要处理很久。”陈长会表示,在邮电局打电话时,要先登记、挂号、排队、预交押金,然后坐着慢慢等接线。

  据陈长会回忆,1980年前后,南充开始使用纵横制自动交换机取代磁石交换机,至此,通讯设备得到改善,南充城区和个别县城陆续安装了一些自动电话。根据《南充市志——邮电篇》记载:1978年底,淘汰磁石交换机,改制纵横制HJ型自动电线年全市有纵横制自动交换机2000门。1992年8月12日,通讯设备再次升级,南充开通第一部程控电话(引进西班牙西萨公司所产S1240型),至此,南充市各区、县的磁石交换机退出历史舞台,结束了全市使用“摇把子”的历史,话务员一度开始“失业”,纷纷转投其他行业。

  据陈长会介绍,程控电话的开通,真正实现了世界范围内的自动拨号。与磁石电话比,程控电话具有接续速度快、业务功能多、效率高、声音清晰、质量可靠等优点。“程控电话接入以后,南充地区的家用固定电话才慢慢普及起来。”陈长会说。据《南充市志(续编)——邮电篇》记载:到1993年底,南充市内电线门(全为自动),全市有电线部。

  事物都有两面性,电话固然方便,但是高昂的安装费和通讯费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我记得1992年南充刚开通程控电话,那时装一部程控电线多元,企事业和个体工商户安装固定电话占多数,普通家庭很少有人能安得起一部座机电话,所以固话没有迅速在全市范围内普及。”黄兴荣告诉记者,那时谁家安装了电话,就像办喜事一样,街坊邻居都会来看热闹。

  随着电话自动化之后,寻呼机、“大哥大”、小灵通等移动通讯工具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人们的联系就更加便捷了。

  上世纪90年代初,寻呼机作为一种“前卫”的通讯工具闯入了大众的视野。寻呼机又叫BP机。“1991年底,南充购进北京京新无限寻呼(BP机)系统设备,设人工寻呼台,1992年初,正式办理无限寻呼业务,当年售出BP机1033个,1993年增设自动寻呼台,同年底,无线户。”据《顺庆区志——邮电篇》记载,1999年底,顺庆寻呼发展进入高峰期。

  与其他大众通讯工具相比,寻呼机流行的时间可谓“昙花一现”,用黄兴荣的话来说,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当时谁要是有一部寻呼机,是一件很‘洋盘’的事情,走在大街上,扯眼球得很。”黄兴荣告诉记者,寻呼机分为数字机和中文机,数字机别人呼进来只能看到一串数字,汉字机相比数字机要方便许多,可以直接显示寻呼人的姓名、电话及事情内容,但寻呼机没有通话功能,要通话还是得找到电话。

  于是,在寻呼机兴起不久,“大哥大”(黑珍珠)作为寻呼机的黄金搭档应运而生。

  “‘大哥大’和寻呼机比起来,档次高多了,因为它打破了固定电话的限制,让电话动了起来,移动通讯开始真正发挥作用了。”在黄黄兴荣看来,虽然“大哥大”方便,但是在90年代,买一部“大哥大”需要花费上万元,而且通讯费用昂贵。“当时的‘大哥大’,一个月需要50块钱月租费,市内通线元多钱每分钟,再加上双向收费、漫游费等,话费相当高,只有少部分人有能力购买使用,所以凡是那个时代腰别BP机,手拿‘大哥大’的都是非富即贵。”黄兴荣说。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自动电话逐渐在顺庆迅速普及,曾经为“旧时王谢堂前燕”的有线固话机,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据《顺庆区志》记载:1994年10月,当时的潆溪镇安装山东潍坊造程控自动机一部256门,成为该区第一个安装自动电线年,全区乡镇电线户。随着电话初装费取消,实行城乡电话同网同价,群众安装使用电话的负担大大减轻,固定电话如雨后春笋在每家每户出现,到2003年底,全区行政村通电线%。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移动电话异军突起,以更强大的科技支持和科技优势进入通讯市场。据《顺庆区志——邮电篇》记载,1994年初,邮电局投资近1600万余元,引进蜂窝移动电话设备和国内配套设备,是年,南充移动通信工程建成投用。随着移动通讯的发展,手机用户开始增多,21世纪初期,无线寻呼业务正式退出通讯市场。

  小灵通曾一度成为南充乃至全国移动电话的主流。当时,它单向收费、通话质量高,是当时最经济、实惠的通讯方式。据《顺庆区志——邮电篇》记载,2000年3月4日,南充电信在城区开办PHS无线市话(俗称“小灵通”业务),此举标志着“小灵通”正式进入南充人的生活,当年发展用户1.8万户。2002年7月,“小灵通”在南充各区、县(市)实现自动漫游。到2005年,“小灵通”用户极为普遍。

  作为固定电话和移动手机的过渡产品,小灵通一度受到很多人的青睐。随着时代的发展,便于携带、功能齐全的黑白屏数字手机出现,对小灵通产生了强大冲击。2010年左右,小灵通开始陆续退出市场。

  “2004年,儿子在深圳花了2000多元给我买了一部手机,也是我人生中用的第一部手机。”黄兴荣至今都还记忆犹新,手机是翻盖的,很精致,机身跟“小灵通”差不多大,机顶右侧还有一根短短的天线,在当时算先进的了。“但手机更新换代很快,功能也越来越齐全,翻盖、滑盖的彩屏机,手机的功能也从最早的打电话、发短信到现在的上网、拍照、视频、看电影,短短十几年,手机已从1G手机发展到4G手机,并且逐步小型化、轻型化、智能化。”说起移动手机的发展,黄兴荣深有感触。

  今天,无论是在顺庆城区还是乡村,无论老人还是学生,随处可见使用智能手机的人。上网、移动支付、拍照、听音乐、看电视、发微博、聊微信、玩游戏……智能手机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功能越来越齐全。打开微信,不管你是在大洋彼岸,还是在天涯海角,一个视频通话就能将彼此的距离缩短。

  “去年,我们老两口都换成了智能手机,现在老伴一天就抱着手机不放。”黄兴荣告诉记者,几年前,老两口一直用的老年机,但看到身边的朋友都用的智能机,老两口觉得智能机功能强大,决定买智能机。“以前打电话都是奢侈的事情,现在都能通过手机天天见面,真是时代造就人啊。”黄兴荣感慨道,现在只要孙子外出旅游,都会把外出旅游拍的视频发给他,女儿每晚也准时要和她妈视频通话。

  “如今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便可以走遍天下。电话费用包月绑定宽带随便打,数据流量任意用,随时随地与人聊天、看视频、购物,连买菜都可以用手机支付,真是太方便了。”市民陈春梅说,现在通信科技越来越发达,顺庆的各个乡镇(街道)几乎村村通光纤、户户有4G信号,在城区内,许多地方Wifi信号全覆盖,大家享受的零距离智慧生活。这在过去,做梦也没有想过。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科技腾飞的70年,从车马邮路到即时通信,从见字如面到万物互联,移动通信实现了从1G到4G时代的转变,如今正向5G时代迈进。时空在发展中“穿越”,距离在变化中缩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回顾往昔,通讯工具的变迁,通讯方式的发展,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这是时代发展的成果,也是我们幸福生活的印记。(图据顺庆区委宣传部)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相关推荐
  • 首页·天辰注册·首页
  • 利澳娱乐-利澳注册-登录网
  • 首页-万向平台-万向招商官网
  • 主页·「杏运娱乐」·主页
  • 闲乐娱乐-提款不到账
  • 天辰平台天辰注册官方娱乐
  • 首页;鼎汇平台;首页
  • 天运注册-平台怎么注册
  • 首页[聚星注册]首页
  • 首页.鸿运娱乐.首页
  • 脚注信息
    友情链接: